长江经济带活动构造与区域地壳稳定性调查二级项目成果报告
馆藏机构:江苏省地质资料馆
档号: | 8830 | 形成单位: | 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力学研究所 |
形成时间: | 2019-09-17 | 汇交单位: | 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力学研究所 |
编著者: | 吴中海,周春景,安美建,孙玉军,贺凯,孙尧[等] | 语种: | 中文 |
资料类别: | 水工环地质勘查,环境(灾害)地质勘查 | 工作程度: | |
起始经度: | E1142800 | 终止经度: | E1230000 |
起始纬度: | N270000 | 终止纬度: | N350000 |
行政区: | 江苏省>扬州市,江西省>九江市 | 矿产: | |
主题词: | |||
内容提要: |
为全面查明和掌握长江经济带区域的活动构造特征及相关的区域地壳稳定性问题,更好地为长江经济带的规划与建设提供必要的科技支撑。本项目将主要实物工作量1:5万活动构造和工程地质调查2360平方千米布设在江苏扬州、江西九江及重庆黔江,在详实的野外地质调查基础上,取得了下列重大成果:
1.查明了区域主要活动断裂及其第四纪活动性与特征,为评价江苏扬州邵伯湖地区、江西九江-瑞昌地区和重庆黔江地区的主要断裂第四纪活动性与区域地壳稳定性及活断层成灾特征等奠定了重要地质基础。
2.查明了长江经济带主要活动断裂的发育特征与活动构造体系格局,重点调查研究和评价了长三角地区的无锡-宿迁断裂带等10条区域主要活动断裂的第四纪活动性、活动特征及区域稳定性影响等。
3. 初步查明和评价了重庆十三五期间10处重要过江通道可能影响工程施工建设的主要工程地质问题。提出杭瑞高速瑞昌段和九江护江大堤新港段可能存在岩溶塌陷和厚软土地基等地质安全隐患。
|
||
编著者其他资料: |
|
||
形成单位其他资料: |
1. 长江中下游基底结构与导矿--控矿要素研究成果报告,吕古贤,杨兴科,郭涛,曹钟清,曾勇,申玉科[等], 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力学研究所, 2011-12-01 2. 长江流域区域地壳稳定性分区评价图说明书,易明初,李晓军,孟晖, 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力学研究所, 1985-09-01 3. 郯庐断裂带苏皖段区域地壳稳定性调查二级项目成果报告,杜建军,陈群策,孙东霞,吴满路,孟文,秦向辉[等], 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力学研究所, 2018-10-1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