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天山造山带碰撞后构造变形、盆山演化过程及对成矿作用的影响
馆藏机构:江苏省地质局大数据中心
档号: | 5539 | 形成单位: | 北京大学 |
形成时间: | 2000-10-01 | 汇交单位: | |
编著者: | 韩宝福,何国琦,李茂松,刘建波,王学潮 | 语种: | 中文 |
资料类别: | 工作程度: | ||
起始经度: | 终止经度: | ||
起始纬度: | 终止纬度: | ||
行政区: | 矿产: | ||
主题词: | |||
内容提要: |
专题通过本区的研究,提出南天山洋在奥陶纪已存在,到早石炭世闭合的认识,对花岗岩详细研究,认为本区存在着加里东期花岗岩和后碰撞-晚造山海西花岗岩类型,探讨南天山的构造活动,得出二叠纪开始班内拉张构造体质,第三纪转为挤压构造体质的新认识。
|
||
编著者其他资料: |
1. 中国新疆北部富碱火成岩及其成矿作用,涂光炽,孙枢,肖序常,陈毓川,何国琦,王宝林[等], 地质出版社, 2006-07-01 2. 中国新疆地壳演化主要地质事件年代学和地球化学,涂光炽,孙枢,肖序常,陈毓川,何国琦,张国新[等], 地质出版社, 2006-08-01 3. 江苏新海连市锦屏磷矿开发勘探地质报告,李茂松,许连堆,黄晓陈,侯春汉,唐乃清,形长洪[等], 化学工业部锦屏磷矿, 1959-09-01 |
||
形成单位其他资料: |
1. 射阳河闸下引河回淤动力地貌调查报告, 北京大学, 1961-12-0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