档号: 1454 形成单位: 地质部华东石油物探大队地震3队
形成时间: 1962-03-01 汇交单位: 地质部华东石油物探大队地震3队
编著者: 袁文光,周骥康,钟文昌 语种: 中文
资料类别: 水工环地质勘查,环境(灾害)地质勘查 工作程度:
起始经度: E1201500 终止经度: E1203500
起始纬度: N324000 终止纬度: N331500
行政区: 江苏省盐城市东台市 矿产:
主题词:
内容提要:
1961年该队在东台凹陷梁垛及大丰2个工区进行地震勘探试验工作,同时也完成了一定的生产任务。完成折射及反折射条件点3874个,206.87公里,试验点1144个,12.11公里。试验结果表明,反折射法联合使用很有成效。运用折射法可以划分地层,研究中构造层的厚度变化,顶底面的起伏与结构,了解断裂情况;中、高频反射法的联合,中频反射法可以反映较厚的层次及反射界面上较大的局部起伏,而高频反射法可以反映较薄的层次及其局部更细的起伏。依据已完成的反折射剖面并结合其他物探、地质资料,对梁垛及大丰两构造提出了进一步的评价意见。该报告对反、折射法试验及所获得的资料解释、方法效果、梁垛及大丰两个构造的特征等,均作了较详细的论述。
编著者其他资料:
形成单位其他资料:

1. 江苏东台工区一九五九年地震工作结果报告,袁文光, 地质部华东石油物探大队地震3队, 1959-12-01

成果 正文 Z01_0001 苏北东台凹陷粱垛及大丰构造1961年地震勘探试验工作成果报告 袁文光,周骥康,钟文昌
成果 审批 S01_0001 大队对地震三队1961年报告的审查意见
成果 附图 T01_0001 江苏省梁垛工区测线位置图 赵永荣
成果 附图 T01_0002 梁垛工区低速干扰波时距图 陈夕珍
成果 附图 T01_0003 梁垛工区低速干扰波振幅时距图 黄志清
成果 附图 T01_0004 梁垛工区低速干扰波周期时距图 钟铃生
成果 附图 T01_0005 面波和有效波的强度、周期与爆炸深度的关系 黄志清
成果 附图 T01_0006 江苏省梁垛工区低速干扰波研究成果图 周骥康
成果 附图 T01_0007 江苏省梁垛工区综合速度柱状剖面图 黄志清
成果 附图 T01_0008 江苏省梁垛工区LⅡ测线地震反射剖面图 黄志清
成果 附图 T01_0009 江苏省梁垛工区LⅢ测线地震反射剖面图 黄志清
成果 附图 T01_0010 江苏省梁垛工区Q测线地震反射剖面图 黄志清
成果 附图 T01_0011 江苏省梁垛工区高频滤波档试验成果图 周骥康
成果 附图 T01_0012 江苏省梁垛工区LⅡ测线地震反射剖面对比图 黄志清
成果 附图 T01_0013 江苏省梁垛工区折射法观测系统平面图 黄志清
成果 附图 T01_0014 江苏省梁垛工区LⅡ测线地震折射剖面图 黄志清
成果 附图 T01_0015 江苏省梁垛工区LⅡ测线地质-地球物理综合剖面图 黄志清
成果 附图 T01_0016 江苏省大丰工区FⅠ、FⅨ测线折射法观测系统平面图 黄志清
成果 附图 T01_0017 江苏省大丰工区暂用V(平均)(t。)图 马东好
成果 附图 T01_0018 江苏省大丰工区FⅠ测线地震折射剖面图 黄志清
成果 附图 T01_0019 江苏省大丰工区FⅨ测线地震折射剖面图 周骥康
成果 附图 T01_0020 江苏省大丰工区Ⅳ、Ⅴ横测线地震折射剖面图 马东好
成果 附图 T01_0021 江苏省大丰工区Ⅳ、Ⅷ横测线地震折射剖面图 马东好
成果 附图 T01_0022 江苏省大丰工区FⅠ测线地震反射剖面图 黄志清
成果 附图 T01_0023 江苏省大丰工区FⅨ测线地震反射剖面图 黄志清
成果 附图 T01_0024 江苏省大丰工区地震折射层t|[2]构造图 黄志清,袁文光
成果 附图 T01_0025 江苏省大丰工区地质-地球物理成果综合图 黄志清
成果 附件 J01_0001 对地震三队1961年地震任务书
成果 附件 J01_0002 地质部华东石油物探大队调整的意见
成果 附件 J01_0003 地震三队1961年成果报告答辩会会议记录
成果 附件 J01_0004 华东石油物探大队地震三队资料验收文据
暂无原始文件

当前成果资料暂无对应实物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