档号: 775 形成单位: 地质部华东石油物探大队
形成时间: 1960-01-01 汇交单位: 地质部华东石油物探大队
编著者: 袁文光 语种: 中文
资料类别: 地质科学研究,地质科学技术方法应用研究 工作程度:
起始经度: 终止经度:
起始纬度: 终止纬度:
行政区: 江苏省 矿产:
主题词:
内容提要:
本文针对苏北地震地质条件及工作方法上的一些问题作些初步探讨。苏北地震勘探的地表条件一般有利于激发弹性波的振动。目前弹性波的速度资料主要由反射波法获得,地震测井仅刚刚开始。深部地震地质条件,第一组反射质量较好,倾角极为平缓,相当于第四系及新第三系沉积;第二组质量较差,没有获得反射标准层,可能由老第三系、白垩系及侏罗系所组成;第三组质量更差,仅零星反射,与第二组应以三叠系以前的灰岩面为界。此外,本区还具有多次反射条件。沭阳地区具有特殊地震地质条件。在工作方法上,总结了弹性波振动的激发方式、接收条件、水稻田地区野外勘探技术等方面经验,对地震勘探方面的问题作了探讨。
编著者其他资料:

1. 苏北东台凹陷粱垛及大丰构造1961年地震勘探试验工作成果报告,袁文光,周骥康,钟文昌, 地质部华东石油物探大队地震3队, 1962-03-01

2. 江苏东台工区一九五九年地震工作结果报告,袁文光, 地质部华东石油物探大队地震3队, 1959-12-01

3. 1958年地震工作总结报告,袁文光,李发培,徐树春, 地质部华东石油物探大队地震2队, 1958-01-31

4. 苏北平原南部(东台凹陷)一九六○年地震工作成果报告,袁文光,吴晖,厐丕堂,陈芳盛, 地质部华东石油物探大队地震1至7队, 1960-12-01

5. 1958年工作成果报告(江苏平原及部分浙江安徽地区),黄绪德,万有林,田秀生,袁文光,周海翔,郑福盛[等], 地质部华东石油物探大队, 1959-02-20

形成单位其他资料:

1. 江苏省盐城地区1959年地震工作结果报告,庞丕堂, 地质部华东石油物探大队, 1959-12-01

2. 华东地区中小型盆地中的电测深工作,黄绪德, 地质部华东石油物探大队, 1959-12-01

3. 江苏平原各物探方法的关系和综合解释综合运用问题,黄绪德, 地质部华东石油物探大队, 1960-01-01

4. 苏北地区大地电流法工作报告(1958年度),周海翔,王月珍,徐迁昌, 地质部华东石油物探大队, 1958-12-01

5. 华东地区一九六〇年石油物探工作成果报告(苏浙赣皖闽五省平原地区),万有林,荣星灿, 地质部华东石油物探大队, 1961-05-01

6. 苏北平原凹陷区电测深曲线的解释,周海翔, 地质部华东石油物探大队, 1960-01-01

7. 江苏省苏北平原垂向电测深法剖面测量年终报告,荣星灿, 地质部华东石油物探大队, 1959-01-01

8. 江苏省北部地区大地电流场特征和勘探方法,徐廷昌, 地质部华东石油物探大队, 1960-01-01

9. 偶极测深试验工作报告,高梦学, 地质部华东石油物探大队, 1960-01-01

10. 水田灌溉地区的地震勘探装备及工作方法,万有林, 地质部华东石油物探大队, 1960-01-01

暂无原始文件

当前成果资料暂无对应实物数据